干农业,您总是搞不大,根子在哪?

类别:农产品品牌 时间:2018-06-25 关注:536次 四川龙腾华夏营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180-8018-1820

自从一开始涉足农业产业化,到最后搞农业咨询和投资,这20多年来,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难回答的一句话:这行咋搞大?

我大约做过60多个大农业范围内的战略咨询项目,做过无数个解决方案,最终归纳起来,还是围绕着这句话来的:这行咋搞大?

在本文里我提出自己的一个看法,与同行者探讨。有一种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中国难以出现巨型农业企业。

这种能力是什么呢?

在中国,有没有搞大的?有,都是相对国内同行而言的;

有没有做强的?有,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成长限制。

大家都看到的原因,大家都分析过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制约条件和环境约束。

也分析过国际上做的优秀的公司,作为标杆企业,结果发现无法拷贝别人成功的模式,只能截取人家的一小段一小段的模仿。

也试图用工化模式来解决农业问题,发现在小规模范围内可以做到,大规模无法实现目标。

农业企业销售额在国内排名靠前的,依靠单一产品做出来的没有一家。

几乎都是依赖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或者跨行业发展获得今天的经营规模。

共同的一点大家都说自己是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起来的,只是行业不一,模式不同,规模大小而已。

我们分析两个行业为例子:一个是粮食贸易,一个是生猪养殖。这两个行业的发展牵涉到种植和养殖,国内做得比较大的公司都是围绕着粮食贸易和生猪养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过来的,都对民生有重大影响。

这两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粮食贸易的主要上家是分散的农户,生猪养殖的主要上家是分散的养殖户。

一般我们见到的是要如何如何去整合农户,将来我们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路子,如何改造如何提升农户的什么什么。

理想可以有,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两个行业为什么是目前这个现状,根子上是现行的土地制度。这是法的事情,不是经济人的事情。

于是有公司和大户开始进行整合或者提高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几万亩、几十万亩的耕地转包,实现了成片开发和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几万头、几十万头的养殖小区建成,实现了集中出栏和均衡出栏。

从努力方向上,这是在向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看齐,提高了原料供给的标准化程度,便于进行工厂化管理和便捷流通,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但是,这样的繁华却掩盖了农户失去话语权和市场地位的事实,掩盖了农户被限制了经济能力的事实。问题不是出在经营规模上,出在公司和大户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上。

按照我们现行的法律规定,公司和大户是谁投资谁做主谁受益,单一的农户在这样的组织里是没有话语权和地位的,被一纸耕地转包合同限制了经济收入来源和额度。

反之,农户还有一个法律选择---合作社是社员每户一票,权利均等的经营单位;一个组织依靠----土地是集体所有,通过村民委员会来决定分配用途和承包方式。

或许我们有足够的发展理由来相信,将来我们国家的粮食和肉食品供给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下的规模化生产。至少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对小规模农户的伤害到了国家对土地制度进行反思的时候,这个问题搞不好要大伤元气的。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我们要关心的是回到讨论的话题上,粮食贸易和生猪养殖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大的问题。根子上的事情我们动不了,其实在现实中还是有足够的办法来面对和解决的。

粮食种植和生猪养殖还有一个共同点,粮食种植大多数地方一年一季,生猪养殖一个完整生产周期10个月左右,这里动物生产的好处是可以连续循环,大田作物只能随着地球的四季轮回春种秋收。

这样的特点到了财务眼里,意味着生产资金是1年周转一次或者10个月周转一次,加上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初始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是一个不理性的决策安排。

于是问题就集中在如何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品牌利润上,怪圈就形成了。

所有投资农业的企业都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比竞争对手做同样的事情却能多赚钱。这个思维也没有错误的,很正常。

但是大家都这样做的事情就显得不正常了。你的产品好,就要说出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来。

其实大家品质几乎不相上下,那就只好在品质之外下功夫了,各种亮点和故事就开始上演了,结果是消费者越来越难以分辨各类品牌。所有的产品就又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了。

到了这个阶段,产品的覆盖能力和品质的保障能力又成为竞争的焦点,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就浮出了水面。你的生产供给是在国内错季生产的不同区域布局的吗?还是在全球进行错季生产的布局?是在超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养殖的还是在分散的生产基地养殖的?

进一步问,你的产业链中的所有产品是如何实现集中和分散出去?

这不仅是供应链建设和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你的生产布局和销售能力所决定的。

绝大多数企业在生产布局上没有这样的战略能力;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制,几乎所有的中国农业企业更缺乏的完善的供应链支持。

结果是农业企业盈利能力差,持续增长能力有限。不管是发展的比较好的企业还是差一点的企业,都遇到跨区域发展的阻力。

一般我们把原因都归结到组织成本太高或者地方支持不够,根源还是在于搞这种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企业缺乏战略能力,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做出长远安排的战略布局。美国可以安排发展50年的事情,中国目前只做到10年的战略性安排,我们国家底子没有人家厚啊。

我把这样的限制做大的原因归纳为集散能力,集得起来,散的出去。

也就是ABCD四大粮商能够在全球从容布局,各种手法游刃有余的法宝。它们可以在集散过程中实现深度加工增值,获得金融利润,控制区域市场价格甚至影响全球价格。

从四大粮商的运营中我们还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不计较年度利润的得失,前提是要始终保持集散能力的高效率运作以获得丰沛的现金流,支撑其持续发展。

从集散能力角度来看国内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就显现出很多布局上的不合理安排或者规模上的不合理投入以及供应链脱节的种种问题。

粮食贸易和生猪养殖以及围绕他们的产业化经营,国内出现了几百亿、上千亿销售额的企业,有民企也有国营的。

进一步从财务角度分析,还会发现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企业往往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增长点,延伸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更多程度的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但失去了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关键分。

更多的资金沉淀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更多的货物在自营体系的节点上循环。

从财务角度来评价,其实很简单,全产业链经营直接导致资产收益率低下,这样的企业经营是不可持续的。

决策者们往往忽略另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税收主要依赖于流转税,并且税负在全球排名也很高,集团旗下的各个法人主体催生了无数的税费,制造了无数的法律隐患,这是产业链延伸导致的另一个不经济的安排。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在这里讨论。

多讨论一下这两个行业:

1、中国的粮食贸易,牵涉到三个敏感问题:一是粮食目前在谁的手里?二是价格被影响到什么程度?三是大规模的调运能力如何实现?

三个问题都是糊涂账!不懂中国的粮食,就不懂中国的政治。这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难怪中国搞粮食工作的都在嘴头常挂着一句话“狗日的粮食”。

对中国粮食供应到底依赖谁这个问题,政策和认识上始终在摇摆。从最初的80年代依赖分散农户的释放的生产力,到20年后重新重视能迅速组织生产实现稳定供给的几乎边缘化了的农垦系统;

从最初的粮食市场放开到强化国储粮运营能力;始终在国有和民营,市场和垄断之间拉锯,因此,国有统不起来,民营量上不去,外资始终擦边球。

WTO无意中成全了大豆在中国上演了全武行,给国人上演了精彩、残酷的国际粮食贸易的大戏。

这几年在一些地方观察到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肥力恢复的紧迫压力,村民自发的进行重新的土地承包,这一次不是好地次地每家一份,而是划分成几等田,不同等次的田可以折合出换算比例,村民自由选择要亩数多的一大块次地,还是亩数少的一大块好地,便于进行效率更高的大型机械作业、大面积的土壤改良和节水作业。还有一些地方的合作社也在发生着同样的合约设计和生产安排。这可能是中国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另一个希望所在吧。在这样的基础上,农业的发展我认为有了一个健康合理地源头。

2、很多金融性质的公司、非农业类上市公司都涌入了生猪养殖行业,推动了规模化养猪的发展。

在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主要依赖于分散的养殖户提供猪源。从技术角度,我不赞同马上增长大规模的养殖小区,养殖的密度增加,畜禽的发病率是几倍的增长,治疗药物的大规模滥用,反而得到的是不健康的肉产品。

动物养殖有它的合理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例如超大规模的奶牛场在我们国家出现已经导致了很多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各类报道屡见不鲜。超大规模的养猪场也同样如此。

分散的适度规模的养猪场会降低治疗药物的总量。这是我所关心的实质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动物养殖行业饲用抗生素使用总量超过了治疗抗生素的总量,每年几十万吨的抗生素以添加剂形式混合入饲料当中,还有比这个量稍低一些的抗生素消耗在治疗用途上。近几年,猪病越来越多,复合感染和耐药性细菌也越来越多,增加了治疗难度。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平均每头猪的治疗用药每年大约在30元左右。管理好的猪场,而且是建成在5年期内的猪场,也不低于20元。仔猪的死亡率全国大约在35%左右,很多猪场不是亏在育肥猪价格上,而是亏在生猪死亡上。

规模化的猪场是走丹麦、瑞典这样的环境净化不使用抗生素的路线还是延续合理停药期继续走低残留抗生素的路线,是两难的选择。我参与过无规定疫病区的研究,深知在国内走环境净化路线的艰难,这是国力的体现,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实力体现。分散式适度规模的养猪场恐怕是目前唯一合理的选择。在养殖技术上,降低饲养密度,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实现3到4月期无抗生素添加的育肥模式,也已经在国内出现,这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希望。

总结前面的论述,中国的农业企业要做大,在经营活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的结论不是规模,不是品牌,不是技术,不是资金,更不是政府支持程度,是集散能力。

谁的集散效率最高,谁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力最大,影响最广,谁的生命力就越持久。同样集散能力的限制,也是现阶段中国难以出现巨型企业的主要原因。已经做得比较大的企业,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战略能力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问问自己:从战略角度,我的集散能力还差什么?要做成产业巨头,需要什么样的战略布局?

集散其实是对大企业而言的。小企业和大企业是天壤之别的。

无论大小企业,都是企业,要赚钱的。偏偏在赚钱的事情上,企业家们做着做着就糊涂了。其实你的起点和方向决定着你的成就。要清楚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做法,别放低了身份去抢小公司和农民的饭碗,你做不过他们。

大企业做什么?卖平台、卖标准、卖系统、卖品牌。

小企业做什么?卖产品、卖真情啊。

对于农产品来讲,利润实现来自于五个方面:

第一,行业的平均利润,即原始利润;

第二,来自于产品分级;

第三,来自于加工增值;

第四,品牌利润;

第五,金融利润。

这农产品的利润层次是划分的很清晰的。这也是我反对农产品不要大做品牌的原因。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别就在于,中小企业一般能够获得前三种利润,但是大企业应该更看重后三种利润。

大企业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覆盖市场、品牌塑造、影响产业政策甚至法律法规。

农业产业发展的五个层面从低到高的依次排列是:

第一,规模化需求

第二,高效率运营的需求

第三,安全的需求

第四,健康的需求

第五,人与资源平衡阶段的生态需求。

不同的需求对我们有非常现实的选择意义。

食品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过程来看,一般人均GDP在1000美元下,主要是数量要求;到了3000美元,关注安全的需求;到了5000美元,关注产品所涉及到的环境因素问题;到了10000美元之后,关注的是超出食品本身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问题,上升到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哲学层面上。

我们目前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因此,非常希望大企业进入,带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考虑更长远的事情,才能基业常青。

在这里也要特别肯定更多的维持着适度规模的农业企业,这些企业很理性,不盲目的扩张,围绕利润目标稳定的经营者。

这样企业有很多,不声不响,网站也没有,银行贷款也没有。每年赚的钱也不少。这样的企业能够长期的生存下来,都有一个特点,和当地发展环境结合很深,可以总结为社区化经营和发展。

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有集体经营的典范,也有民企经营的特殊模式。他们的集散能力不过是变相的垄断罢了。哈哈。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

本文转自农业咨询投资何学功老师

本文网址:https://www.lthx.cn/info/gannongye

在线咨询: 180-8018-1820
THANK YOU
龙腾华夏会认真对待每一位信任我们的客户,竭尽所能,不辜负每一次托付

相关案例

Related cases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联系我们
龙腾华夏品牌营销
180-8018-1820